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,古诗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邃的内涵,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,对于高中生来说,掌握这些经典之作不仅是高考的要求,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个人素养的提升,以下是高考古诗文必背75篇的精选,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经典,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。
1. 《诗经·关雎》
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,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
《诗经》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,关雎》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,展现了古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。
2. 《离骚》节选
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”
屈原的《离骚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,它不仅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,也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。
3. 《出师表》
“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”
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以其忠诚和智慧,成为了后世忠臣的楷模。
4. 《滕王阁序》
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”
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以其壮丽的景象和深邃的哲理,展现了唐代文人的风采。
5. 《岳阳楼记》
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
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。
6. 《赤壁赋》
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?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”
苏轼的《赤壁赋》以其豪放的笔触和深刻的哲理,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7. 《游褒禅山记》
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
王安石的《游褒禅山记》以其哲理和美景,鼓励人们勇于攀登,追求卓越。
8. 《醉翁亭记》
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。”
欧阳修的《醉翁亭记》以其清新脱俗的笔触,描绘了一幅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图景。
9. 《爱莲说》
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。”
周敦颐的《爱莲说》以其高洁的品格,赞美了莲花的纯洁和不染。
10. 《桃花源记》
“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。”
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以其梦幻般的描写,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。
11. 《春夜喜雨》
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”
杜甫的《春夜喜雨》以其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春雨的及时和滋润。
12. 《江雪》
“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”
柳宗元的《江雪》以其孤寂的意境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。
13. 《登鹳雀楼》
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”
王之涣的《登鹳雀楼》以其壮阔的景象,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。
14. 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”
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以其生动的比喻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15. 《悯农》
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”
李绅的《悯农》以其朴实的语言,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。
16. 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
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”
王勃的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以其深情的笔触,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。
17. 《望岳澳门管家婆免费资料查询》
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
杜甫的《望岳》以其豪迈的气概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理想的追求。
18. 《春望》
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”
杜甫的《春望》以其深沉的情感,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。
19. 《登金陵凤凰台》
“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。”
李白的《登金陵凤凰台》以其飘逸的笔触,描绘了凤凰台的壮丽景色。
20. 《将进酒》
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”
李白的《将进酒》以其豪放的气势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豪迈的赞美。
21. 《静夜思》
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”
李白的《静夜思》以其简洁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。
22. 《早发白帝城》
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”
李白的《早发白帝城》以其明快的节奏,描绘了诗人的旅行经历。
23. 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
“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”
李白的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以其深情的笔触,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。
24. 《赠汪伦》
“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”
李白的《赠汪伦》以其生动的描写,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。
25. 《望庐山瀑布》
“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”
李白的《望庐山瀑布》以其壮丽的景象,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观。
26. 《题西林壁》
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”
苏轼的《题西林壁》以其哲理的思考,表达了对事物多面性的深刻理解。
27. 《水调歌头》
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”
苏轼的《水调歌头》以其豪放的情感,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。
28. 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
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”
苏轼的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以其壮阔的气势,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。
29. 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
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”
苏轼的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以其深沉的情感,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。
30. 《如梦令》
“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”
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以其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。
这些古诗文不仅是高考的必背篇目,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它们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,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,通过学习这些经典,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,更能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让我们一起传承经典,启迪智慧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